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人中龍鳳】湧讀醫 IT界嘆諗唔明
樓主: stillgood20
go

【人中龍鳳】湧讀醫 IT界嘆諗唔明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860
21#
發表於 25-8-1 21:45 |只看該作者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Rank: 9Rank: 9Rank: 9


21389
22#
發表於 25-8-1 22:13 |只看該作者
其实任可人, 都係需要跟除所在生活地的制度生活同工作. 而HK医的制度是最"好"的.

1. 全世界, 去讀e的學生, 成績都不会差到那里. 但绝对不是精英中的精英才能入讀 (正常情况, 一個城市, 在多源化下, 应有能力, 提供即使不是全部, 也应大量可發展的有前途行业).
2. HK的醫生入學水平, 可能是全地球上最高, 或其中一個最高. 但在医服务按城市排名, 卻不是top30不入. 点解?
3. 就算講到大学排名, HK 2大一都比业歐sweden, finland, norway前, 也比taiwan, korea, 什致比部分日本同singapore都高, 但医服务卻全部在它们之后. 点解?
4. HK入e科的精英中精英, 也比不上它们的叻, 但非精英级學生(它们的精英中精英就更不用說了)???

原因可能係個制度, HK有个特別制度, 同以上地方不同的.
1. e生比例远比这些地方低.
2. 有私人e生, 創做了一个有一个的月球人和星球卜, 但所需诚担責任卻和其收全不成比例的底, 什致比以上城市更低.
3. e服务好的地方, 大多沒私人e生, 或比例少, 或限制收入/費, 所以, 月/星球人比例, 在这些地方, 可能好少, 什致係... 零.
4. 其实咁係咪先可令d学生, 回歸理想, 真係想做e生的先去讀e, 而不是為錢?
5. 有冇需要迫d私人e生返回公供基本服务工作, e.g., 回政府e院診 所或, 限制收入/費, 再返倍, 多倍e科學額?
6. 怕唔怕降低左e生水平? 其实讀e係咪真係要精英中的精英先得? 點解HK要, 人地唔洗呢? 分別响边?
7. 大量引入外來e生? 我个人不太讚成, 雖然話只提供比最top个幾間, 但有冇check过, 入果幾間的e科學生, 本身成績係咪去到精英中的精英水平? 否則咪即係間接承認自己2大e學院"肺"? 人地收d一般叻人, 己可教出同你2大的精英中精英水平? 再者, 睇返过去幾年, 用这途徑來港的e生, 又係边個地方同大學多? 他们入去讀e時, 又係咪又係精英中精英???

接受外面的非精英中精英, 点解唔多收自己學生? 起马水平自己可control到.

Rank: 9Rank: 9Rank: 9


21389
23#
發表於 25-8-1 22:17 |只看該作者
加樂爹 發表於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有, 但话左佢知后, 都係决定去讀其它.
不过佢又唔係精英中的精英, 就算想都冇用.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351
24#
發表於 25-8-1 22:49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7-26 20:45
【明報專訊】上星期中學文憑試(DSE)放榜,16個「狀元」中近三分之二有意選讀醫科,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 ...

可能中港年輕人都較務實



Rank: 5Rank: 5


2868
25#
發表於 25-8-2 06:13 |只看該作者
加樂爹 發表於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如果唔怕影響到小朋友自主的決定,理論上越早越好。可以從胎教開始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493
26#
發表於 25-8-2 08:39 |只看該作者
加樂爹 發表於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我就從來都冇同仔女講過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834
27#
發表於 25-8-2 10:02 |只看該作者
加樂爹 發表於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中四我有同佢講醫科唔適合佢,所以安排佢去港大及QM做shadowing,了解工作性質及厭污性。

因為分數唔夠高,反而入咗QFin,這個更適合佢嘅性格及天分,行行出狀元。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367
28#
發表於 25-8-2 10:49 |只看該作者
加樂爹 發表於 25-8-1 21:45
請問各位大概子女幾多歲,會話佢知原來做醫生係咁正㗎?
细囝是我負责教導。有数学天赋。

升中一時,我問: 如果要做醫生/律師,便要努力。
除外,是是但但讀便可。
往后,便是数理的路。

一一一一

中三/中四時,某天,亜囝問: 中文作文,题目:我的志愿。 佢話: 可否說三億元。不过,只会给老师罵。

然而,他的意思是醫生/律师的工作总回報的平均值,约於3億元。

一一一一一

問题,如何達到3億元目标。

醫生/律師能够達到目标的平均人数最多。
意思是,當醫生=3億元 more or less.
在工作環境選项。便達成。

而,3億元目标。
在其他行業可達标,或者更高。
e.g. iBanker, 校长,教授,高官,
炒楼,…中六合彩…

而IT, 在香港的收入,未能達到理想狀態。

Rank: 5Rank: 5


1860
29#
發表於 25-8-2 10:51 |只看該作者
我咁問係見到家長們之前post 都直接用錢去解釋樓主既問題.
我又回望下我帖文#4, 我真係諗個IT行業點樣可以做大佢.

只係覺得自己有點傻


今早見上文有關私家e 生, 收入, 及收生要求的貼文.
當然, 啟發到另一角度.


亦見到有家長回覆, 跟子女討論長短處, 合適與否, 確實都是一個溝通了解的相處之道.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834
30#
發表於 25-8-2 10:58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5-8-1 22:13
其实任可人, 都係需要跟除所在生活地的制度生活同工作. 而HK医的制度是最"好"的.

1. 全世界, 去讀e的學生, ...

我提供多少少數據給你參考一下。

香港政府及私人提供的醫療費用差不多50:50。

門診方面,公私營比例1: 9。

住院方面,公私營比例9: 1。關鍵在這方面。

政府醫療開支大部份放在HA,而HA 80%開支是員工開支,藥物佔15%,醫療設備5%。

香港政府在public health基層醫療做得太少,因為大部分資源用在HA的住院。據了解新架坡政府用在基層醫療比香港多,而且有策略(scientific based)。用2元在基層醫療,就慳返8元住院醫療費用。

香港可以做多啲,但香港醫生的訓練集中在手術,醫治,較輕在預防,這是醫生的盲點。

如果唔cut 總員工資源,人工降15%,可以加多15%人手,醫院就多些人手,不用做得咁辛苦,好多出去執業希望有多些時間自主,不完全係因為收入。

香港政府經常有一個錯覺,跟一些國際性metrics 做對比,排得前就沾沾自喜,冇講出嚟嘅就係香港地方好細,好似好多病人被醫好,其中一個原因係白車有服務承諾,paramedics 5分鐘到場,立即急救,功勞就去咗HA。

又例如中電港燈的反應時間也是世界級前列,因為香港地方細,點到點時間係平均細外國75%,外國可能係一百幾十公里,香港可能只有十公里以下。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453
31#
發表於 25-8-2 11: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所以我一直認為工程系是good buy,雖然,工程系收生分數低,被家長戲稱水泡科 。
不過話分兩個,晉升梯階都講編制。 在正苦昇至高級工程師不易,認識不少朋友,由見習工程師做起,一輩子子都係工程師,個別人到50幾才昇高級 。

Anyway, 個人認人讀醫最吸引是未畢業已經有份decent job 等你做。

老實說,獲高分又來自普通家庭最合讀醫。批評者口痕說狀元眼光太窄只揀醫,但追求其他理想確實條件有限。譬如,讀純理科立志做科學家,基本上要讀上去,要出國讀。呢方面唔係普通家庭或者基層家庭可負擔 。

Rank: 7Rank: 7Rank: 7


11367
32#
發表於 25-8-2 11:20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5-8-2 10:58
我提供多少少數據給你參考一下。

香港政府及私人提供的醫療費用差不多50:50。
Public health.
近日,我跟同学都先後参加了﹤慢性疾病先導計劃>。
Health. 是另一个概念。
平时,我都分一d時間去了解。

舉例,三高驗血,有d天然保健品,可以有效處理膽固醇。
另外,一些中醫/食療的藥材,可以解决炎症,骨骼/肌肉力量,
我自己會去試,達到一些功效,再分享给朋友。

甚至,今年,刚好有輸血車,泊在邨楼下。
我開始捐血。

捐血後,身体完全正常。翌日,已经忘记了自己曾捐血。

我有一念頭,就是捐血可否提升自己血液循环更新。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834
33#
發表於 25-8-2 11:32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1:15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所以我一直認為工程系是good buy,雖然,工程系收生分數低,被家長戲稱水泡科 。

我識得嘅除咗自己mentees 係AE或E中,部分已經係SE。友好就已經係CE,GE,AD或者D6。

政府不同部門的編制各有不同,也要識走位,例如在EMSD,你走電子,電機,機械就正如你所講要擔発仔,如果走BME可能快好多,識幾個都係識走位。連續幾任EMSD處長(陳帆,薛永恆,Raymond Poon)都係EE加BME。當然肯做開荒牛也是成功關鍵。

香港科學家前境係窄窄地,去start up有賭一舖嘅情況,贏面係不高。

我贊成冇海外獎學金,都可以在香港讀研究院,教授們都喜歡收香港學生,成功率好高,冇咁卷。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834
34#
發表於 25-8-2 11:51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8-2 11:20
Public health.
近日,我跟同学都先後参加了﹤慢性疾病先導計劃>。
Health. 是另一个概念。

我係不能捐血嘅人,所以冇乜深入了解,捐血理論上加速血液新陳代謝,會唔會提升血液循環我就唔肯定。

******

講健康方面,新架坡會引入設備validate睡眠質素跟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相關性,已經有醫學文獻及證據。如果篩選出有睡眠問題的病人給予intervention,係可以降低50%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香港政府係反應好慢好慢,新架坡已經開始咗半年嘅先導計劃,再過六個月結果成功,就會大量篩檢。

香港也有一些小型項目在部份DHC (6/12)進行,係要有心人出錢出力推動,他們DHC提供場地及推介市民參加先導計劃,不是DH推動,一轉人就好難延續。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453
35#
發表於 25-8-2 12:2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5-8-2 12:36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5-8-2 11:32
我識得嘅除咗自己mentees 係AE或E中,部分已經係SE。友好就已經係CE,GE,AD或者D6。

政府不同部門的編制 ...

晉升看際遇,我也認識有位大好青年,在某大機構鬱鬱不得志,轉職某處從工程師做起,晉升高級工程師,只用了兩年,晉升總工程師只用了兩三年,跟著到副處長現職,也只是約五年,這是極少有的事。需知道在政府,總工算部門主管了 。

在政府工程職系,晉升是緩慢的。譬如我真正認識的同學舊同事,絕大部份最多只升到高工。

香港的大學教職,多年前已只接受外國名校博士學位,還要看跟那位導師 。

科學家的夢想,就如做音樂家的夢一樣,是要很多資源堆砌的。

在國外大學做個研究員,是否成就了科學家之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453
36#
發表於 25-8-2 12: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5-8-2 12:33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5-8-2 11:32
我識得嘅除咗自己mentees 係AE或E中,部分已經係SE。友好就已經係CE,GE,AD或者D6。

政府不同部門的編制 ...

順帶一提,網上不時流傳某些陸生如何「優秀」,在英國(美國?)名校博士畢業。
近來才聽到(不只一個來源),英國名校讀博,是可以「帶錢」來讀的。給多少,用什麼名目就不知情。甚至又聽到有陸生在英名校讀博,用錢找大陸大學的團隊替她做實驗,寫論文!能叫動大陸大學的實驗室,做假至此,已顯示不止個人,而是體制腐爛至極。 據說她已是香港大學某系副教授 。


讀博做假可能是少數,但帶錢國外名校讀博已成風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834
37#
發表於 25-8-2 12:32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2:20
晉升看際遇,我也認識有位大好青年,在某大機構鬱鬱不得志,轉職某處從工程師做起,晉升高級工程師,只用了 ...

晉升肯定係際遇,當政府有$有項目增加編制,自然水漲船高。收縮部門自然前途似「咁」!

補充一點,升到CE,可能已經做過不同部門,同時都要表現出色,而且他們升得上去不單是技術知識,管理水平,團隊管理都非常優秀。

我見到海外大學畢業或者本地大學畢業博士,在一些學科差異不大,例如醫學院,法律學院,工程學院⋯,會唔會係理學院較多海外教授?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834
38#
發表於 25-8-2 12:39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2:31
順帶一提,網上不時流傳某些陸生如何「優秀」,在英國(美國?)名校博士畢業。
近來才聽到(不只一個來源 ...

國安法之下,這些國家機密我點會指指點點!

等愛國愛黨嘅網友答你啦!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834
39#
發表於 25-8-2 13:43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1:15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所以我一直認為工程系是good buy,雖然,工程系收生分數低,被家長戲稱水泡科 。

我不反對年輕人讀醫,讀護士,做醫護人員也是挺辛苦及高厭污性的專業。

因為現在入不敷支,係要想辦法善用資源。

不過,香港最有影響力嘅工會支持下,四個口都唔會減自己人工,醫護人員人工係不會變,繼續人手短缺。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2778
40#
發表於 25-8-2 13:58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25-8-2 12:31
順帶一提,網上不時流傳某些陸生如何「優秀」,在英國(美國?)名校博士畢業。
近來才聽到(不只一個來源 ...

前排有個在英國讀博士的因迷姦罪名被判入獄, 你上網睇下佢被捕時片段, 應該好難聽到佢講乜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